检测到您当前使用浏览器版本过于老旧,会导致无法正常浏览网站;请您使用电脑里的其他浏览器如:360、QQ、搜狗浏览器的极速模式浏览,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览器。

下载Firefox

基层党组织建设

/首页 /党建工作 /基层党组织建设

创建学习型党支部塑造充满智慧的校办——高校学校办公室创建学习型党支部经验总结
2018-12-25 来源: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在高校工作的基础和战斗力的源泉,是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六大报告指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创建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对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求,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创建高校学习型基层党组织是摆在高校党的建设面前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本文借鉴学习型组织理论,拟围绕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际,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创建高校学习型基层党组织的几个问题作些粗浅的研究和探讨,希望更有成效地加强和完善高校党的建设。

一、创建高校学习型基层党组织的理论依据和时代背景

20世纪9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史隆管理学院彼得•圣吉博士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中提出,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不断创新、进步的组织,在其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能力的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不断一起学习如何共同学习”。圣吉还以系统动力学为核心,提出创建学习型组织著名的五项修炼作为对策:一是自我超越;二是改善心智模式;三是建立共同愿景;四是团体学习;五是系统思考。后来中外学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使学习型组织理论成为一门新的现代管理理论。

所谓学习型组织,是指某一组织或某一群体的主体成员在共同目标指引下注重学习、传播、创新知识的组织,是一个具备高度凝聚力、旺盛生命力的组织。这个理论的精髓是以学习为基础,强调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共同奋斗。由于它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因此迅速风靡世界。

进入新世纪,我们党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面前,对学习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迫切的要求。2001年5月,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上提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目标,拉开了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序幕。要建设学习型社会,首先是要把我们党建设成学习型政党,这是对党的建设的深邃思考和对时代脉搏的准确把握。一个拥有众多党员的执政党,如果成为学习型组织,对我们党自身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的提高,对建设学习型社会进程的推进,无疑将会起到促进和示范作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在全党普遍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这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团结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创建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创建高校学习型基层党组织的必要性

(一)适应时代变化和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

21世纪是一个信息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和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培根称“知识就是力量”,邓小平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今天得到了更为充分的印证,成为人们认同的真知灼见。在当今社会这样一个信息化、知识化、变化迅捷的世界里,对这种变化做出最及时、最全面的反应就是学习。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在过去几年取得了很快的发展,无论是在数量、规模和质量上都有极大提高,取得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高校办学规模扩大、财政压力增加、治理结构调整、后勤社会化改革以及学校之间的竞争等,都对高校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建学习型基层党组织,有利于高校基层党员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为建设一批高素质的高校基层干部队伍提供保证;有利于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在高校的贯彻落实,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促进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各项工作的发展,保证高等教育改革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进行。

(二)加强高校政治思想工作和增强自身战斗力、凝聚力的需要

高等学校党组织是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组织基础。高校不仅是先进文化、先进生产力的传播地,而且肩负着创造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的重任。同时,高等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机构,担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光荣职责,这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高校党员既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创造者,又是先进文化的重要传播者,更是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维护者,加强高校政治思想,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创建学习型基层党组织,有利于培养高校基层党员干部的学习兴趣,搞好理论知识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学习,提高学习力和竞争力。创建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就是要增强基层党员的学习意识,形成全党讲学习、人人讲学习的良好氛围;同时建立健全党支部、党小组的学习制度,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学理论、学知识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动力,进而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实干型”的永葆先进性的战斗堡垒,进而提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通过学习型基层党组织的创建,使高校各级党组织能够号召全体党员,凝聚人心,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的共同目标中自我超越、自我发展、共同奋斗,实现学校长远目标,服务国家和社会。

(三)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

现代的大学要有现代的管理,一流的大学要有一流的管理。这已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界达成的共识。管理是以管理者为载体来实现的。高等学校的管理队伍,作为高校工作正常运转的组织者和推动者,是党和国家对高校实施领导和管理的责任人,是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者,是学校各种信息汇总、传送和决策调控的执行者,是“民主办学、依法治校”的决定性力量,负有直接为教学、科研等学校中心工作服务的使命和职责,在高校运转体系中居于“承上启下”的中枢地位。党和国家对高校实施的领导和管理,学校党委和行政领导班子作出的决策和制定的措施,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的各项事业以及大量的日常工作,都是靠管理队伍来推动、来完成的。管理队伍的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工作作风、服务意识如何,不仅直接体现为管理能力、服务水平的高低,而且关系到党群、干群关系密切与否,关系到学校的中心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甚至关系到学校稳定、改革与建设的全局,关系到学校在愈演愈烈的竞争中能否生存与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队伍也是高校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的支撑力量。通过创建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立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富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精干的管理队伍是十分必要的。

(四)党员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需要

从新时期高校所肩负的历史任务看,高等教育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居于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地位,高校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能体现学习型组织的特点,身处其中的党员,应该成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表率。这是因为:学校本身就是学习的场所,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均以学习为前提。就高校广大党员而言,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专业素养,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自始至终都要定期更新和补充知识、技巧和能力,不断地掌握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这些新的知识的获得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依靠不懈努力、不断学习才有可能达到。

三、高校建设学习型基层党组织的优势和不足

高校建设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并不是撇开原有的党组织去创造一个新组织,而是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原有的学习理念、行为、制度等进行更新和完善,不断强化其原有的学习机能,并赋予它以新的功能。因此,高校学习型基层党组织除具有一般学习型组织的特点外,因为高校的特殊环境和条件,还具备以下优势:

(一)更为浓厚的学习欲望

学习型组织理论有一个公式:L<C=D。其意思是:Learning即学习的速度如果小于change,就等于Die,就会死亡。从高校党员个体的自我发展来讲,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有学习的天性,教师尤其具有强烈的自我发展与提高的欲望和自我超越的能力,对学习始终充满渴望,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种天性与渴望更加凸现出来。因此,高校学习型基层党组织更能尊重每一个党员的自我发展,并将他们的潜质充分挖掘出来、展示出来,使每一个党员获取新知识的内在要求和冲动更为强烈,从而源源不断地获得自身发展壮大的动力。

(二)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

高校是最适宜人们从事学习和研究的场所之一。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高校各级党组织在为学校中心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的同时,也为广大党员群众搭建了更广阔、更高效、更便捷的学习平台。这些年高校各级党组织始终坚持做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表率,整合校内校外各种学习资源,拓宽学习领域,在党内积极营造浓厚的组织学习环境,形成了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终身学习、团队学习等先进的学习理念,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学习规章制度,这些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载体和学习机制等,赋予了高校各级党组织更加完备的学习功能,从而提升了全体党员的学习力。这种丰富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学习氛围,是高校的优势所在,是社会其他组织所不具有的。

(三)更为强烈的创新意识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教育创新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创新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学习推动教育创新,把学习作为教育创新的源动力,是高校各级党组织的一个显著特征。面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要推进高等教育创新,就要从传统的、已经习惯的观念束缚中解放出来,以宽广的眼界、开放的胸怀,深刻洞悉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使教育思想和理论与时代同步发展,扫除制约教育创新的观念障碍。因此,从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现实需要来讲,创建高校学习型基层党组织更能体现教育创新的思想,通过持续不断地学习以增强其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发挥其在创建学习型社会中的示范作用,使广大党员干部拥有更高、更强、更持久的创新功能,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并有所发展。

(四)更强的自我完善功能

党的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包含组织自身发展、党员教育管理、干部使用任免等许多层面。随着党的队伍不断壮大,特别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高校党的基层组织的组织结构、功能体系和政治作用较以往有了很大的变化。面对新情况,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实现新突破,没有现成的模式,只有在干中学、在学中干。通过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吸纳新营养,来激活组织中各个要素和环节,达到吐故纳新、建立良性的自我更新能力的目的,从而自觉地校正和修补发展中的缺失,做到与时俱进。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和新挑战,高校党组织建设也显露了一些问题,影响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建立,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基层组织战斗力、凝聚力。

一是从学习的主体来看,一些基层组织忙于日常事务工作,认为在学校工作就不必学习,也不愿学习,或对学习流于形式,“摆花架子”,缺乏有效的管理办法;一些党员不注意学习,思想观念陈旧,模范作用发挥得不好,团结带领群众前进的能力不强。

二是从学习的理念来看,一些基层组织认为学习就是读读文件,传达会议精神,并没有深刻认识到学习型组织的真谛——系统的思考;个别基层组织存在误读、滥用“学习型组织”的情况,把看街头小报、外出旅游等个人消遣娱乐认为是学习,把周末卫生大扫除等日常活动认为是构建“学习型组织”。

三是从学习的内容和形式来看,一些基层组织学习形式单一,学习内容枯燥,缺少创新,不能激发起学习者的学习欲望;一些基层组织党的工作与本单位、本部门中心工作结合不紧密,学习和工作脱节;一些党员将学习限于理论学习,工作陷入“压力―反应”的结构困境,不能自我超越。

四是从学习的机制来看,一些基层组织认为学习是个人的事,没有“团队学习”机制;一些基层组织目标朝令夕改,缺少规范性,导致党员之间很难建立共同愿景。

四、创建高校学习型基层党组织的途径

(一)导入先进学习理念,是创建学习型基层党组织的前提

要充分发挥党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优势,借鉴和吸收学习型组织先进理念,在党内大力宣传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终身学习、团队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会学习、能学习等先进的学习理念,使这些先进理念在全体党员中深入人心,并化为自觉行动。团体学习是学习型党组织的一项基本活动,其目的是为了提高组织的智商,使整个组织的智商大于个人智商叠加,达到1+1>2的“加乘效果”。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未来的竞争实质上是学习力的竞争,无论是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模式,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激发员工的学习力。基层党组织的责任在于激励每个党员的工作热情,激活每个党员的潜能,倡导学习与工作不可分的新理念,把工作与学习糅合成有机的整体。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明确学习、学习、再学习的重要性,增强学习意识,真正让学习融于自己的生活之中。

(二)确立共同愿景,是创建学习型基层党组织的基础

彼得•圣吉认为,学习型组织必须要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有了衷心渴望实现的目标,就能够鼓舞、凝聚人心,促使大家努力学习,追求卓越。这对于高校基层党组织来说更是如此。党的凝聚力,从政治上讲,就是全党在纲领、路线上的聚合。基层党组织不是没有任何价值取向的随意凑合,而是有着非常明确的政治目标,这一目标的具体化,就是党在社会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的政治路线。实践证明,目标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和激励的功能。当目标相对一致时,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就会被弱化,由利益冲突引发的矛盾和离心因素就会减弱直至消除,能量的释放就会集中到一个方向。

(三)整合学习机制,是创建学习型基层党组织的动力

整合学习机制主要是对原来高校党组织的一些学习制度、阵地及学习载体进行整合和规范。具体做法是:第一,要建立“导学”机制。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成为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模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模范,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的模范。要建立开放型的学习模式,善于借助国际国内社会各种学习资源开展学习。要建立健全党组织的各项学习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新时期党组织学习内容、方式和要求。第二,要建立“助学”机制。要组织全体党员开展团队学习,促进信息共享、坦诚交流、取长补短,实现全体成员共同提高。要创造必要的学习条件,确保组织内成员学习有其场所;要建立学习辅导员制度,确保学习无障碍。要不断创新学习载体,开展反思式学习、研究式学习,努力改善组织全体成员的心智模式。第三,要建立“督学”机制。要明确新时期党员及党组织学习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考学、评学制度,把一个组织内全体党员学习的态度、效果作为衡量新时期这个党组织和党员保持先进性的标准之一,纳入到学习考评、激励约束机制中去,确保党组织学习的连续性、持久性。

(四)变革创新,是创建学习型基层党组织的关键

在创建学习型政党的过程中,所有的个体学习、团体学习、组织学习都要注重把学习力转化为创新力。其中“讲习会”是创新学习形式的重要一种,“讲”、“习”结合,教学结合,根据工作的需要和成员的知识不足,邀请学校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和有关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并组织集体学习,内容包括政治理论、时事、学校改革发展情况、业务知识、礼仪规范、写作技巧等各个方面。在会后“深度汇谈”,积极开展讨论和交流,激发出具有创新性的思想火花和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并有效地转化为组织的行为和成果。当前,我们应将学习型组织理论创造性地运用到学校的改革和管理工作中,根据学习型基层组织要精简、扁平、弹性、创造、学习、自主管理等六大特点,分层次建立高校各级目标及岗位责任制,强化团队精神,把学习变成个人需要,把传统管理中的“制度+控制”变为现代管理中的“学习+激励”,努力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五)创设一定的物质条件,是创建学习型基层党组织的保证

为使学习型基层党组织顺利进行,除创建相互尊重、信任、理解的氛围,建立良好沟通环境和人际关系,还应有一定的物质投入作保证。当前,高校要建立能够为广大教职员工党员进行组织学习和信息交流的设施和环境,特别是建立信息传递的网络,开设高校党建网站,使学校各级党组织及广大教职员工党员的信息、意见和建议等都可以通过简化的组织结构和高速的网络传输,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共享和交流。各级党组织要制定必要的治学促学的激励机制和考核奖惩办法,把学习情况纳入到基层党员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对个人和组织学习抓得好的,要给予表彰、奖励,以规章制度保证学习的顺利实施。

学习,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惟有将学习型组织演变为一项创新,才能真正推动学习型组织及学习型社会的建立。高校创建学习型基层党组织的过程中,高校是“思想库”、“智囊团”,有着特有优势,可以充分应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系统要素,搭建学习的平台。学习模式、管理整合、创新能力是实现学习型组织的重要途径,是关键点,在学习中强基固本、内涵提升,不断提高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